毕竟有些人离开了,才理解他的不容易,比如刘老柱。
村里人想没想他啊?
真想了。
四伯和刘老柱笑着说话,心里想的却是:柱子啊,原来管事做里正也不容易,拉拉杂杂的破事可多了。尤其是发大水刮大风时,村里有些人是真不听话,谁管事都会被气着,为他们好还不听话。还有和外面各村交流还真得是你柱子才能行。
还有老太太们和妇人们正围着许老太,心想:
自从咱荒地那片房子盖起来,引得好些人偷偷跑来瞧,那些人还不上前问话也不捣乱。
关键是总这么三拨两拨的来人在一边观察,咱还猜不准人家是咋想啊,这就惹得心里毛毛的,总怕谁背后使坏。
所以还得是你,许氏郝香花,无论我们承不承认,只有你心眼子山路十八弯够用,也行得正敢于为大伙出头说话。
你说话多有劲呢,有劲有时代表有底气。而且没你在,和外村都不敢吵嘴。菜包子前段日子出门给闺女相看人家,被男方嫌弃闺女家穷人丑,和人吵嘴干仗时说,你给我等着,我骂不过你,有能骂过你的。你等我老姐妹回来的。
“老姐,吃了不少苦头吧?都想你了。”
“想我就对了。那是不少吗?那是大苦头。快赶上流放了。
回头你们谁家买棉花穿新衣,可以说每便宜一文一针一线都有我功劳,我告诉你们啊,都得记着。
这给我腿摔得,摔两跤,先是将我差点顺风送走,完事快到家牛犄角又让人撞了。为这点货物长路十八弯的,八字不硬都到不了家。”
许老太哈哈笑着回应着老姐妹们。
无论谁与她说话,许老太都会挥挥手与人聊两句:“我家菜收啦?那还挺好,留家这几个孩子还挺长心,反正有你们帮忙我也放心。你家呢,收没收?在忙着扒炕呢,啥时候房子淹的?行,明天我和里正就过去看看。”
许家人和于芹娘就是在这时跑出来的。
于芹娘落后了几步。
他们之前在后院,有做木工活的,还有在忙着地窖白菜放不下,正在后院子现挖坑当地窝子那么用,将多出的白菜放新挖的坑里。这般的话,白菜被冻得能慢一些。
于芹娘是蹲在后院墙根那里,忙着将大葱六根一捆系在一起靠墙根摆放。这样将来六根一捆拿进屋缓一缓霜方便吃用。要是一大坨子堆积摆放,那会冻在一起,不方便化开。
所以第一遍村里小孩子们嚷嚷谁回来了,许老二他们在后园子压根儿没听清,最近来村里帮忙的人比较多。
而有些事很奇怪,喊他们名字不一定能听见,喊孩子名就能听见。
当小孩子们呼朋唤伴喊着田芯姐姐回来了,田芯姐姐要给大家发甜杆,一人一节骨,于芹娘腾的一下就站了起来。
许老二和老四也停下手中活。
大力还问呢:“咋了。”
于芹娘第一个反应过来:“我们家孩子回来了,我侄女和我婆母他们回来了。”
这般,大伙才急火火朝前院跑。
许田芯是第一个发现家人的,因为直播间背景音乐又换了嘛。
随机的,它总换。
换成:我喜欢一回家,就有暖洋洋的灯光在等待。
“娘!”
许老太闻声,立马扭头看向儿媳妇。
还别说,从来了这里就和孙女还有芹娘一起过日子。那时她们娘仨在家,仨女的更好,相依为命的。
她这趟出门就没咋惦记几个儿子,倒是好几次念叨儿媳妇:“嗯,芹娘啊,我回来啦!”
于芹娘却没声了,并且还不敢上前。
许老二无语:“……”嚷嚷得欢,天天说想娘。
娘在跟你打招呼呢,村里人也都在看着,你倒是吱两声说话呀。不求你像别家媳妇嘴甜会哄人,起码的两句关心话还不会?
许老二没注意到的是,于芹娘将位置让给小叔子和她男人将货推进院后,她就躲在一旁光亮照不到的地方,一直用袖子抹着眼睛。
“婶娘。”许田芯分完甜杆就去抱于芹娘胳膊。
这回大伙才发现于芹娘的异样。
于芹娘正搂住许田芯哭着说:“瘦了瘦了,这么小年纪跟着出去遭啥罪,咱再不出去了。”
村里人这才知道,妈呀,这还想哭一个,啧啧。
很少见儿媳妇和婆婆侄女感情这般好的。
许家人这门风……啥也别说了,就一句话:要盯住另两个没成家的小子。许有仓和许有银往后就是村里排名前十的高富帅了。眼瞅着甭管谁嫁进许家都享福,于芹娘这嫂子也憨厚啊。
于芹娘被大家发现哭还有些不好意思,她只能搂住侄女用来给自己挡住半个身子又哭又笑的,尤其婆婆在一直笑着看她,她更不好意思了。好在她不是唯一一个哭的。
大娥子这些老妇隔着人群在嬉笑喊话道:“他里正叔,你快看看谁在哭呢。”
胡椒吸着鼻涕眼圈发红。
胡椒就是不会唱,要不然一定会高歌一曲:很想老头,她最亲爱的老头,她最牵挂的老头,等待着老头转身,老头会向她狂奔,来和她一起沉沦。
刘老柱闻言看过去,眼神一顿,然后急忙张罗着散场,他率先离去。
路过老妻身边时,两手背着,在前面边走边骂给大伙听道:“也不嫌个磕碜,一把岁数了,你凑这热闹作甚,不知道赶紧家去煮饭,哭甚。”嘴边却悄悄翘起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