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也难怪:此是西北区域,而不是南方吴国,自然不常见到甚么大江大海……严格来说,是诸军习惯了山地作战、平原骑战,或是攻城防守战,甚少走水路。
更别提甚么水战。
是以,众人难得坐上了船,难免有几分不适应。
幸好大家都知渭水乃是浊河的最大支流,在渭水乘船,犹如在浊河,令人倍感新鲜——对了!浊河原本不叫浊河,而叫母亲河、河水,据说曾也河面宽阔,水量充沛,水流清澈……但到西汉,河水中的泥沙含量增多,便改叫「浊河」了。
但这未被普遍认可。
或许后世还有一个更为广为熟知的名字:黄河。
总之,众人好奇一阵子也就放开了,并不会遭遇甚么晕船。
顺流而下,姜维一行人只花费了小半天的光景,便到郿国了。
姜维一行人晃晃悠悠地登上岸后,后知觉郿国似乎真没甚么魏兵驻守——姜维他们明目张胆地来郿国好半天了,愣是没被魏兵团团地围住……看来,真如先前的斥堠兵所说:郿国无守兵也。
真好啊!看来他们可以轻松地占据郿国……才怪。
姜维的愉快脸庞截止到快要进城时,冷不丁地听到路过的百姓们时不时地提及「郿公要过寿辰,全城普天同庆,你要不要加入,尝一尝美食也是好的」云云,听得姜维不由地侧目,差人去打听。
然后,姜维了解到:貌似郿公是已故的魏文帝曹丕追封其弟、曹操第二十子曹整而设。曹整为公国,这才有了郿国封地。只是,现在的郿公是曹范,乃曹整之侄……换句话说:
郿国虽无大量的魏兵部署,却有曹操的后代在此定居——
姜维面对的不是魏军,而是郿公曹范!
姜维:“……”
无、无妨!
他对郿公曹范没甚么印象,想来不难对付?
想是这样想,姜维却思量片刻,决定派人混进城里,探一探具体的情报:他想知道郿国的详细兵力,以便他接下来的行动,究竟是迂回设伏,还是直接夺城。
“王校尉!杨参军!”他现场点兵。
被点名的王赟和杨怀几乎愣了一会儿,才堪堪地反应过来将军是在叫唤自己……与杨仪冷静有所不同的是:宛如鸡打血般的王赟相当激动,迈前一步,大声道:
“王赟在!!”
姜维嘴角抽了一抽,却心中一动,说道:“本将军命你们二人各领五百人马,潜入城中,查清其敌兵有多少,再回来汇报于我……倘若敌兵人少,尔等可自行决策,哪怕直接攻占郿国亦可。”
后面一句话,是他顺势地验证王赟或杨怀的才能。
毕竟王赟和杨怀再有才华,也要实战一番,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啊!
闻言,王赟和杨怀毫不犹豫地应道:“喏!”
随即,王赟和杨怀各领五百人马,入郿国去了。
至于姜维,则派人把郿国周围的要道全堵个结实:不能放任郿国兵卒逃跑,或是传递求救信号——他可不想魏国再派大军前来救援!
当然,若是飞鸽传书的方式……那也不行!横竖他会命人盯着天空,但凡有鸽子出没,通通射击下来,烤鸽子肉给大家加餐,好像也不错?
且不提姜维分兵,堵守各个路口,单说王赟和杨怀,宛如困龙入大海——只差没放飞自我了!王赟甚至手捂肚子,笑得上气不接下气,笑道:
“哈哈哈哈!将军好生大方,此是故意给我们二人送战功吗”
王赟仿佛瞧见了大量的战功在招手。
杨怀两眼弯弯,亦心情愉悦。
可不是?——姜维将军或许不认识甚么郿公曹范,王赟和杨怀却是略知一、二:此人是魏国宗室,平平无奇,没有甚么才能,顶多是生得好罢了!
说来王赟数年前曾游历过郿国,对郿公曹范的印象是……没甚么印象。
没印象才好。
如此王赟才能确定:郿公曹范很好应对。
可巧杨怀也是这么以为:多年以来,杨怀亦没听过郿公曹范有甚么政绩,且闻郿公年事已高,估计没有征战沙场,更别提甚么带兵打仗了。
并且,若是换作旁人,听闻自个儿要战郿公曹范,堂堂魏文帝曹丕的弟弟、曹操第二十子侄,或许会担心、害怕和紧张,但对王赟和杨怀而言,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,完全不存在惧怕。
二人眉飞色舞,你一句我一句交流自身的想法,最后选择带兵直闯郿国城,视守城的四个兵卒们如草芥,压根没放在眼底!
事实上,正如王赟和杨怀所想:郿国城真就没甚么兵力!
那四个士兵们都被打翻在地好一会儿了,都不见其余郿国兵们的身影!
见状,王赟和杨怀逮住一名受惊的郿国百姓,询问郿公府在何处,待到问明正确地址后,便风风火火地领兵直冲目的地,完全忽略四散而逃的人们。
接着,王赟和杨怀等人顺利地摸到郿公府前,如同歹人抢劫一般,简单粗暴地闯进府邸,不由分说,见人就抓,谁敢反抗就直接揍人一顿,不到半晌,就把整个郿公府邸给控制住了。
——这偌大的郿公府真冷清,连能打的护卫们都没几人!
更令王赟和杨怀哭笑不得的是:据说郿公曹范忽闻府中来了一伙可怕的歹人,登时受惊过度,昏死过去,连反击的过程都节省了,等同于白给!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