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看您说的,烧窑厂这边不是有您坐镇么,那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?而且工作也安排好了,大家只要按照规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没什么问题啦。”唐默满脸堆笑的说道。
“哼。”刘陶泥很不服气的轻哼一声,“你不来他们有点什么事情都要跑过来询问我,导致我制瓷都不安心。”
唐默摸了摸头发,看来烧窑厂这边还缺一些管理人员。
“先生,我知道了,这最近我会留意一下,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人。”她一边脑子里思索着岗位一边回答到。
刘陶泥点了点头,他知道唐默手里没什么可用的人。
毕竟处理的村民很容易找到,但是有学识识字的人却不容易遇到合适的。
所以他说这个也不是逼着她一定要怎么样,只是给她提个醒,让唐默心里有个数。
正事儿说完了,刘陶泥抿了一口小酒悠闲的问道:“说吧,你这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,这个时候过来是干嘛来了?”
“嘿嘿……”让他说的有点尴尬,她傻笑一声然后才说道:“想取一些黏土,然后还想问一下先生手里可有硼砂这个东西。”
“硼砂?”他思索了一下摇了摇头,“没听说过这个东西啊,你在哪里看到的?”
“书上看到的,有可能我们这里的名字和书上不同,颜色大概就是白色中带点浅色的黄或者蓝什么的,样子大大概就是板状的,多见于干涸的盐湖中。”唐默随便找了一个理由说道。
“这个东西啊……”刘陶泥思索着呢喃了一声,“我哪里好像有一点,你等一会啊,我去给你拿来你看看是不是。”
有门!唐默的眼睛骤然一亮。
等了好一会,刘陶泥才拿着一个密封的小盒子朝她走了过来。
“这东西不知道是什么用处,但是放在家里越来越少,必须用东西打蜡装上才行。”他一边走一边说。
唐默脑中闪过一个年头,遇到空气会挥发?
脑中有大概的印象,但其实她没有真正见识过硼砂这个东西。
她一边拆开封蜡一边琢磨,书上好像说过,这个东西沸水中或者甘油中易溶,在水中可溶解但在乙醇中不溶。
慢慢打开盒子,和真是唐默形容的样子,透明中带了一点点蓝色,晶体性状也和她想象中差不太多。
拿回家实验一下!
唐默对着刘陶泥呵呵一笑,“先生可能就是这个东西,我要拿回家去实验一下,您这个是哪里来的?它叫什么?”
“这个是做什么用的?你要用这个东西研制新的陶瓷吗?”刘陶泥没有马上回答她,而是问了一个自己更加关心的问题。
唐默摇了摇手,“不是,不是要制作陶瓷,我想用这个东西打铁。”
刘陶泥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黑了下来。
“啥?打铁?你有时间不研究研究怎么烧陶瓷才好,竟然闲的跑去打铁了?”他声音异常洪亮的对这她嚷道。
唐默急忙伸手挡住脸颊。
我去!我去!欺负小矮子啊?这口水都喷她脸上了!
“先生别急,听我解释,我不是跑去研究打铁了,而是需要一批靠谱的铁匠,所以需要用点东西绑住他们的忠心。”她急忙解释道。
倒不是怕刘陶泥着急,而是怕他还要口水乱飞。
“哼。”他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开始对她说教,“你说你一天天也不琢磨点正事儿,明明很有这方面的天赋,偏偏不用到正地方,你说你有研究打铁的心思,多花点在陶瓷上那得多好?”
唐默这边手里拿着小盒心早飞了,根本不想听他说什么了。
开始敷衍着说道:“先生说教的是,这不是最近一个事儿赶一个事儿吗?等忙了这阵子,我跟跟好好研究几套花色出来,行了,我还要取点黏土,这个事儿着急,我得先回去了。”
“哎……哎……我还没说完呢!”刘陶泥见到她竟然要走,急忙开始阻止。
唐默就像没听到一样,拿着东西急急忙忙往家走。
嘿嘿……
真不是她不尊老爱幼,而是自己身上一堆事儿呢,明天还要陪着里正去各个村子走一圈,哪里有那么多的时间听刘陶泥说道。
风风火火赶回家里,唐默先把他给的物质掰下来一块,然后投入到沸水中。
果然它飞快的就溶解在水中。
接着唐默用蒸馏法,反复蒸馏之前做好的白酒,把低浓度的白酒变成高浓度的酒精。
最后提炼出来以后把这个物质扔到里边,确实溶解的非常缓慢。
她拿着这个晶体又反复观察了一番。
应该就是这个东西,现在手里的东西已经配备齐全,可以着手调配泥土了。
等后天去县城一趟把自己调配的方子拿到铁匠铺尝试一下。
就算不成功,那也算是给了他们一个新的思路。
这一忙就忙到了天黑。
想着自己明天早上还要和里正出门,所以她觉得很有把握的时候就回屋睡觉了。
因为家里有马车,出行很方便。
所以次日,她没有出门太早。
而是天空大亮,吃过了早饭她才和朱墨到里正家里集合。
“里正爷爷我来了,现在可以出发了吗?”站在里正家门口,唐默高声嚷道。
听到声音,他家里的二儿媳就为她打开了院门,“公爹已经准备好了随时能走,稍等一下我去叫他。”
里正已经等了她有一会儿了,本以为这丫头会很早就过来。
没想到竟然来的这么晚。
此时一听她的喊声,没等儿子进屋,他人已经走出来了。
“走,走,快走,有好几个村子要通知呢。”风风火火走了出来,他边走边说道。
坐上马车,他们第一个前往的就是河上村。
这一路里正跟她说了很多,让唐默也对这个长备县有了一个确切的了解。
首先就是山儿村附近的有十几个村子。
里正今天打算带她去的分别是,河上村,下河村,朝河村,河西村,临山村,靠山村。
这几个村子规模算是有大有小,其中人口最少的就是临山村。
仅仅有一百多户人家。
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,所以土地不多,是长备县有名的特困村。
人口最多发展最好的是河下村也叫叶家村。
他们村里只叶姓就有四百多户,再加上一些后来划分过去其他姓氏的人家,户头能有五百多户。
而且由于叶是他们的族姓,所以这个村子里边人心很齐。
叶家村长也非常厉害,在几年前就给村里办了族学,只要是自己村的孩童想要进学那束脩也是格外便宜。
喜欢农门团宠大佬五岁种田忙请大家收藏:(www.59wxw.com)农门团宠大佬五岁种田忙59文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